文章目录[隐藏]
说到孙悟空的来历,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。每次重读《西游记》,我都会被这个石猴的身世之谜深深吸引。你知道吗?这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,其实融合了中外多个神话传说的影子,吴承恩老爷子可真是把各路神仙妖怪的故事都给琢磨透了。说起来,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孙悟空那双火眼金睛的来源——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,反倒让他练就了这双能看穿一切的眼睛,这难道不是因祸得福吗?

中国本土的神猴传说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在《山海经》里就有个叫无支祁的水怪,长得像猿猴,青面獠牙,还能兴风作浪。这个形象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孙悟空的重要原型之一。有趣的是,无支祁的故事发生在淮河流域,而吴承恩正好是淮安人,这难道只是巧合吗?我看未必。
还有人说,唐代传奇小说《补江总白猿传》里的白猿精也是个重要参考。这只白猿不仅武艺高强,还特别好色,掳走了将军欧阳纥的妻子。虽然性格和我们的齐天大圣不太一样,但那个神通广大的劲儿倒是颇有几分相似。
来自印度的神猴哈努曼
说到外来文化影响,印度史诗《罗摩衍那》里的神猴哈努曼绝对是个重量级角色。这家伙能随意变化大小,腾云驾雾,还能把整座山扛起来——这不就是孙悟空的翻版吗?有意思的是,哈努曼的故事通过佛教传入中国后,在敦煌壁画中都能找到他的身影。
不过我觉得最妙的是,吴承恩没有简单照搬这些原型,而是把它们融合在一起,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。孙悟空的叛逆精神来自无支祁,神通变化借鉴了哈努曼,而那个爱耍小聪明又重情重义的性格,完完全全是老吴自己的创造。
说实话,每次看到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既想撒手不干,又放不下唐僧的纠结样,我都忍不住会心一笑。这哪是什么神猴啊,分明就是个人嘛!可能正是这种亦神亦人的复杂性,让这个角色历经几百年依然魅力不减。
评论列表 (9条):
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