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[隐藏]
读辛弃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,最让我着迷的不是那"众里寻他千百度"的浪漫,而是词中描绘的南宋元宵节盛况。说实话,那个时代的元宵节可比现在热闹多了!据《武林旧事》记载,临安城的元宵灯会要从腊月就开始准备,到正月十五这天,整个城市简直变成了不夜城。最夸张的是,当时皇宫前的广场上会竖起高达二十丈的"灯山",用五万盏各色花灯组成,这规模搁现在也得算是个"网红打卡地"了吧?

全民狂欢的节日氛围
南宋人过元宵可不像我们现在吃个汤圆就完事了。那会儿从正月十三就开始"放灯",一直热闹到十八才"收灯",整整六天的狂欢。最有趣的是"猜灯谜"的习俗,商家们把谜语写在彩灯上,猜中的人能得奖品。陆游在《老学庵笔记》里还吐槽过,说有些灯谜太难,"虽博学之士不能尽解",看来古今文人都爱玩这种烧脑游戏啊!
说到辛弃疾词里提到的"鱼龙舞",这可是当时最炫的表演。艺人们穿着特制的鱼形、龙形彩衣,在街上翩翩起舞。更绝的是还有"走马灯",利用热气上升原理让灯上图案自动旋转,堪称当时的"黑科技"。难怪杨万里写诗说:"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",这场景想想都觉得梦幻。
女子们的"高光时刻"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元宵节可能是南宋女性最自由的节日了。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们,这天都能名正言顺出门赏灯。她们会精心打扮,戴上"蛾儿雪柳黄金缕"这样的时髦头饰。周密在《武林旧事》里记载,有些富家小姐的一身行头就值"数百缗",相当于普通人家好几年的收入,这哪是出门看灯,分明是去走红毯啊!
有意思的是,元宵节还成就了不少姻缘。因为这天男女同游不算逾礼,很多爱情故事就发生在灯火阑珊处。不过要说最会玩的还得数宋理宗,他经常微服出宫赏灯,有次还在夜市跟百姓猜拳喝酒,被认出来后赶紧溜回宫,这皇帝当得也是够接地气的。
看着这些记载,突然觉得我们现在的元宵节过得有点太"素"了。虽然时代不同,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闹喜庆的氛围,或许正是我们今天最该从南宋人那里继承的节日精神吧。
评论列表 (5条):
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...